慢性腹瀉治療主要針對病因,但相當部分的腹瀉,需根據其病理生理特點,給予對癥和支持治療。
一,病因治療,感染性腹瀉需要根據病原體進行治療,乳糖不耐受癥和麥膠性腸病,需分別剔除食物中的乳糖和麥膠類成分。高滲性腹瀉應停食高滲的食物或藥物,膽炎重吸收障礙引起的腹瀉,可用考來烯胺吸附膽汁酸而止瀉,治療膽汁酸缺乏所引起的脂肪瀉,可用中鏈脂肪代替日常使用的長鏈脂肪,慢性胰腺炎可補充胰酶等,消化酶過敏或藥物相關性腹瀉應避免接觸過敏原和停用有關藥物。
炎癥性腸病可選用氨基水楊酸制劑,糖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系消化道腫瘤可手術切除或化療,生長抑素及其類似物可用于類癌綜合癥及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
二,對癥治療,包括:糾正腹瀉所引起的水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平衡失調,對于嚴重營養不良者,應給予營養支持,對于彌漫性腸黏膜受損者,谷氨酰胺是黏膜修復的重要營養物質在補充氨基酸是應注意補充谷氨酰胺。
三,嚴重的非感染性腹瀉可應用止血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