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如果36周出現了胎兒窘迫,我的主張可以進行剖宮產手術,下面給大家講一下,出現了胎兒窘迫的處理方法和原則:
第一,急性的胎兒窘迫常出現在分娩期,首先要積極的治療原發病,另外要積極的尋找原因,并且給予糾正和治療。比如說出現了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應該讓孕婦立刻采取左側臥位,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和酸中毒;如果縮宮素使用不當導致的子宮收縮過強,應該停止使用縮宮素,必要的時候使用抑制宮縮的藥物;羊水過少,可以羊膜腔內輸液。
第二,就是吸氧,無論是面罩吸氧,還是鼻導管吸氧,這樣可以提高母血的含氧量以及提升胎兒的血氧分壓。
剛才提到的分娩方式的選擇,如果宮口沒有開大,出現了胎兒窘迫,并且在36周,這個孕周出現了這種胎兒窘迫的情況,應該放寬剖宮產手術的指征。當然如果宮口已經開全,出現了子宮收縮的情況,并且沒有頭盆不稱的情況存在,也是可以采用陰道分娩的,但是要保證寶寶的安全,這才是最好的選擇。
目前36周,胎兒如果出生的話是可以存活,一般不主張再繼續期待療法,我們在積極的吸氧以及糾正相關的妊娠合并癥的同時,應該放寬剖宮產手術的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