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大多數是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之上,由于粥樣硬化斑塊不穩定導致糜爛、破裂,甚至斑塊內出血,從而在局部形成血栓,血栓使冠狀動脈發生急性閉塞,從而引起心肌持續性的缺血缺氧而導致心肌壞死。
當然,在臨床上有少部分的心肌梗死患者冠狀動脈并沒有明顯的阻塞,這種心肌梗塞稱為冠狀動脈非阻塞性心肌梗塞,這種非阻塞性心肌梗塞其原因主要包括斑塊破裂或者斑塊侵蝕、冠狀動脈痙攣、冠狀動脈血栓栓塞、自發性冠脈夾層。
另外,貧血、心動過速、呼吸衰竭、休克、心力衰竭以及藥物毒素損傷等,也可以引起心肌梗死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