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米具有多種功效與作用。
薏米味甘、淡,性涼,歸脾、胃、肺經。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薏米能夠利水滲濕。這是因為其淡滲甘補的特性,對于濕氣重引起的水腫等情況,它可以幫助人體排出多余的水分。例如一些人經常感覺身體困倦、下肢有輕度水腫,薏米就可以發揮這樣的作用。同時,薏米還有健脾止瀉的功效。脾主運化,若脾功能失常,容易出現泄瀉等情況,薏米有助于增強脾臟的功能,調節腸道的運化能力,從而改善腹瀉癥狀。
在治療方面,當出現濕疹等皮膚病癥時,可利用薏米祛濕解毒的特性,將其煮水后擦拭皮膚患處。對于風濕痹痛,薏米的祛濕通絡功能可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如果是痰濕內阻型的肺炎咳嗽,也可以適當運用薏米化痰止咳。
日常生活中食用薏米也有一些注意事項。薏米性涼,體質虛寒者不宜過量食用。如果想要用薏米煮粥,煮之前最好先將薏米炒一下,這樣可以減輕其涼性。另外,薏米的烹飪時間不宜過短,確保熟透后再食用,以免引起腸胃不適。
薏米是一種常見的食材兼藥材,它的功效與作用較多。我們在認識其功效后,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合理應用,但也需要注意相關的食用禁忌,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薏米在健康調理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