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出血有可能是肝實質出血,也有可能是肝內膽管出血,可根據病因進行保守治療或手術治療、介入栓塞治療。
肝臟實質出血的原因主要包括占位性病變破裂出血,也有可能是外傷所導致的肝實質破裂出血。肝內膽道出血主要包括感染性膽道出血、創傷性膽道出血、腫瘤性膽道出血以及血管性膽道出血,其中以肝內膽管結石感染最為常見。肝臟出血主要導致腹腔內大量血液和血凝塊的出現,而膽道出血主要表現為消化道出血,可以出現嘔血和黑便,呈周期性,每隔1-2周發作一次。
對于急性出血,還應當注意快速輸血、輸液,糾正可能出現的失血性休克。有些時候肝出血并不是非常迅猛,通過非手術治療,生命體征可能較為平穩,并不一定都需要進行手術處理。而有些時候出血量較大,短時間內就可以導致失血性休克,因此還需要在非手術治療的基礎上,積極的進行手術或者介入栓塞處理。手術的方式還需要根據具體的疾病或者病變的損害程度決定,有可能僅需要單純的清創縫合,也有可能需要行肝段或者是病變肝臟的切除。而介入栓塞治療是發展較為迅速的一種治療方式,這種方式相比手術治療,創傷很小,效果也是比較好的,尤其適用于不能夠耐受手術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