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視網膜母細胞瘤是嬰幼兒最常見的眼內惡性腫瘤,絕大多數患兒在三歲前發病,少數患者雙眼發病,無種族、地域、性別差異。
其主要癥狀為:
由于腫瘤大多發生于嬰幼兒期,早期不會被家長注意,往往腫瘤發展到后極部,經瞳孔可以見到黃白色反光或者因為視力低下而失用,造成失用性斜視,患兒因高眼壓疼痛而哭鬧時被發現而就醫,根據腫瘤發展過程,臨床上分4期:
1、眼內期:因患兒年幼不能訴說視力障礙,而且沒有任何不適反應,因此會被忽視,早期需要散瞳檢查。
2、青光眼期:隨著瘤體不斷擴大,高壓眼作用下,眼球擴大,患兒往往因為眼痛,而發生哭鬧。
3、眼外期:腫瘤繼續生長,出現眼球突出,眼瞼閉合不全。
4、轉移期:腫瘤經淋巴或者血液,轉移到肝、脾、腎等臟器,最終導致死亡。
治療方法:
首先應該考慮保存患兒的生命,其次考慮能否保留眼球以及殘存的視力,治療方法根據腫瘤的大小、位置、發展程度而定。
1、去除眼球治療:適用于巨大腫瘤或者化療失敗者。
2、眼球保留治療:
①激光療法,局限在視網膜內的早期小腫瘤可用此法。
②冷凍療法,難以行激光治療的較小腫瘤。
③放射療法,常用的有效治療方法。
④化學療法,冷凍治療有效后,用以鞏固療效。
護理:
1、術后強營養,補充維生素,多吃易消化食物,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暢。
2、出院后遵醫囑用藥以及復查,第一次復查時間為出院后一周,出院后三個月、半年各復查一次,以后每年定期散瞳檢查。
3、若發現分泌物增多,應及時回醫院就診。
4、此病有遺傳傾向,如果有腫瘤家族史或者雙眼患病,直系親屬應到醫院做散瞳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