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傷后,醫生往往會建議患者避免食用魚類,這主要基于以下幾點原因:
魚類屬于發物,其中含有的組織胺較多。當人體遭受創傷時,免疫力會有所下降,此時攝入大量組織胺可能刺激機體產生不良反應,如局部水腫、充血等,這些都不利于傷口的愈合。
對于本身存在過敏史的患者來說,魚類可能誘發或加重過敏癥狀。過敏反應可能導致皮膚瘙癢、皮疹,甚至呼吸困難等嚴重癥狀,影響患者的康復。
雖然魚類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但在傷口愈合過程中,過量攝入蛋白質可能增加胃腸道負擔,引發消化不良等問題。
外傷后患者應避免或謹慎食用魚類。除了飲食調整,患者還應注意傷口的清潔與消毒,可使用碘酊、醫用酒精等消毒藥物。在用藥方面,如紅霉素軟膏、莫匹羅星軟膏等外用抗感染藥物,以及三七片等緩解水腫的藥物,都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最后,需要強調的是,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不同,飲食和用藥應根據醫生的個性化建議進行。如有任何疑慮或癥狀加重,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