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氣血為人之根本,長期的氣血虧虛會造成免疫力低下,甚至引發其他病證,因此患者應該及時就醫,在醫師指導下通過食補、應用藥物以及調整生活方式的辦法調理。
一、食補:
氣血虧虛為一種中醫病證名,是指素體氣血不足或思慮、飲食損傷脾胃,生化不足,氣血虧虛;或產后大出血、久病大病,耗傷氣血所表現出來的頭暈眼花、面色無華、心悸氣短等癥狀的一類病證。患者需及時就醫進行調理,可通過食用瘦肉、豆類、大棗等食物補益氣血,增加抵抗力,也可選用適量蓮子、紅棗或適量花生、山藥,或適量黑米、核桃等做成粥來服用,都可起到一定的調理作用。
二、應用藥物:
在進行食補的同時,患者還需注意健脾,可選用云南白藥氣血康口服液等中成藥進行調理。氣血康口服液中含有珍貴的鮮三七、黃芪、人參和葛根等植物藥材精華,植物補益不滋膩,溫補的同時也不易上火。具有一定的健脾固本、氣血雙補的功效。適當服用,可以幫助養出自然健康好狀態。
三、調整生活方式:
此外,患者需注意忌食生冷、油膩、辛辣刺激的食品,同時還要堅持每天適度鍛煉,鍛煉形式可以為散步、做操等。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應學會傾訴,釋放不良情緒,避免持續高壓生活,可適時旅游,放松心情。
如需用藥或想要了解更多用藥知識,請咨詢醫生或藥師,在其指導下進行合理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