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時期的濕疹治療原則有所差異,主要分為急性期、亞急性期和慢性期三個階段。
在急性期,濕疹的治療原則主要是控制炎癥和緩解癥狀。此時,皮損部位可能出現紅腫、滲液等癥狀,治療時應選用具有消炎、止癢、收斂作用的藥物,如爐甘石洗劑、硼酸溶液等。同時,避免過度搔抓和摩擦患處,以免加重病情。
進入亞急性期后,濕疹的治療原則轉為防止感染和促進皮膚修復。此時,皮損部位的紅腫和滲液癥狀有所減輕,但仍可能出現瘙癢。治療時可選用糖皮質激素類藥膏、抗生素藥膏等,以減輕炎癥、防止感染,并促進皮膚修復。
在慢性期,濕疹的治療原則主要是控制病情、減少復發。此時,皮損部位可能出現皮膚增厚、色素沉著等癥狀。治療時可選用具有抗炎、止癢、軟化角質作用的藥物。同時,患者應注意保持皮膚清潔干燥,避免過度刺激和摩擦患處。
總之,不同時期的濕疹治療原則有所不同,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針對性治療,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以促進病情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