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一些儀器開始用于治療抑郁癥。物理療法是治療抑郁癥的一種高級臨床療法。主要用于難治性抑郁癥患者。它可以幫助患者在短時間內控制病情,減少抑郁癥造成的傷害。
那么,抑郁癥的物理治療包括哪些呢?
1、電休克療法:如果患者有嚴重的抑郁,而且有強烈自傷想法的患者,可以使用該療法進行治療。如果患者有明顯自責、自罪感,也可以利用此種方法來進行治療。如果患者有極度興奮、躁動等表現,甚至有沖動傷人的表現,也可以通過此種方法來控制患者。如果患者對精神藥物治療無效或對藥物治療不能耐受,也是可以運用此種方法來治療的。需要注意的是存在有腦器質性疾病、心血管疾病、骨關節疾病的患者要避免使用此種療法進行治療,以免出現不良的影響。治療前我們需要注意進行詳細的體格檢查,包括神經系統的檢查。必要時,我們還需要進行實驗室檢查和輔助檢查,如血常規、血生化、心電圖、腦電圖、胸部和脊柱攝片等檢查。同時需要注意獲取家屬以及患者的知情同意,并且在治療前的8個小時內停服抗癲癇藥和抗焦慮藥。治療前還需測我們的體溫、脈搏、血壓,如體溫在37.5°C以上,脈搏120次/分以上或低于50次/分,血壓超過150/100mmHg或低于90/50mmHg,是不應該進行治療的。治療期間我們需要注意避免應用抗癲癇藥和抗焦慮藥,禁食、禁水4個小時以上。此種療法一般需要每日治療1次,過渡到隔日治療1次,或者一開始就隔日治療1次,一個療程6~12次。一般躁狂狀態6次左右即可;幻覺妄想狀態多需要8~12次;抑郁狀態介于兩者之間。我們在進行此療法的時候需要在麻醉師參與下施行,治療前我們需要肌注阿托品0.5mg,醫生會按照我們的年齡、體重,給予1%硫噴妥鈉1.0~2.5mg/kg,而誘導我們入睡,待我們出現哈欠、角膜反射遲鈍時,給予0.2%氯化琥珀酰膽堿(司可林)0.5~1.5mg/kg靜脈注射,醫生會觀察我們的肌肉松弛程度。當我們出現腱反射消失或減弱,面部、全身出現肌纖維震顫,呼吸變淺,全身肌肉放松后,即可通電2~3秒。觀察口角、眼周、手指、足趾的輕微抽動,持續30~40秒,為一次有效的治療。研究表明,此種療法對頑固性的癲癇和神經痛患者顯示出特有的療效。
2、重復經顱磁刺激:重復經顱磁刺激主要是通過改變它的刺激頻率而分別達到興奮或抑制局部大腦皮質功能的目的。其可以治療精神分裂癥的陰性癥狀、抑郁癥、強迫癥、躁狂癥、創傷后應激障礙等精神疾病,其中對抑郁癥的治療,有研究表明治愈率為20%,治療有效率可以高達100%。需要注意的是頭顱內有金屬的異物,帶有心臟起搏器的患者,或是帶有心臟支架植入、耳蝸植入的患者需避免進行此項治療方法,以免造成不良的后果。同時需要注意癲癇患者或者癲癇家族患者應該禁止使用高頻率、高強度的刺激,經顱磁治療具有容易誘發癲癇發作的風險。此種方法是通過電磁原理,將磁場透過顱骨送到大腦皮質,對腦興奮性進行調節,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