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嬰兒的后囟門會在出生時或出生后2-3個月內閉合,前囟門會在12-18個月閉合。如果嬰兒出現了身體不適的癥狀,建議及時帶嬰兒就醫進行檢查。
后囟門位于嬰兒頭頂的后部,通常在嬰兒出生后的2至3個月閉合,后囟門位于嬰兒的腦后,是由兩塊頂骨和枕骨之間的骨縫形成的三角形間隙。這個間隙相對較小,在嬰兒出生后的早期階段,隨著顱骨的生長和骨縫的逐漸愈合,后囟門會較快地閉合。前囟門閉合時間相對較晚,前囟門是嬰兒頭頂靠前的菱形間隙,比較大且明顯,是頭顱骨尚未完全發育的表現。前囟門的大小會隨著嬰兒的生長而變化,在出生后的幾個月內,由于嬰兒的大腦在快速發育,頭骨也在隨之生長,前囟門可能會有略微增大的階段。隨著嬰兒月齡的增加,顱骨骨化逐漸完成,前囟門會慢慢變小直至閉合。
通常情況下,前囟門會在嬰兒出生后的12至18個月之間閉合。然而,每個孩子的生長發育速度不同,因此閉合時間也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前囟門的狀態是反映嬰兒健康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前囟門飽滿隆起可能提示顱內壓增高,這可能是由于腦部感染、腦積水等疾病引起的。而前囟門凹陷則可能是因為嬰兒身體脫水,如腹瀉、嘔吐等原因導致身體內的水分丟失過多。囟門的正常閉合對于嬰兒的腦部發育至關重要。為嬰兒大腦的早期發育提供了足夠的空間,使大腦能夠在出生后的一段時間內持續生長和發育。在囟門未閉合期間,家長要注意保護嬰兒的頭部,避免碰撞導致顱腦損傷。
在日常護理中,家長要避免用力按壓嬰兒的囟門。給嬰兒洗頭時,動作要輕柔,用溫水清洗即可。在嬰兒囟門未閉合時,盡量避免讓嬰兒長時間處于強光直射下,防止對嬰兒的腦部發育產生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