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沒有最早什么時候有胎動的說法,臨床上一般是在懷孕16-20周左右能夠感覺到胎動,但具體時間是因人而異的,而且每個孕婦對胎動的感覺也是有差別的。
胎動是指胎兒在子宮腔里的活動沖擊到子宮壁的動作,比如胎兒在子宮內伸手、踢腿等沖擊子宮壁,一般懷孕滿16周后可明顯感到胎兒的活動。胎動是臨床產前胎兒監護技術中的重要內容之一,胎動的次數多少、快慢強弱等表示胎兒的安危,一般正常情況胎動1小時不少于3~5次,12小時明顯胎動次數為30~40次以上,孕婦的運動、姿勢、情緒以及強聲、強光和觸摸腹部等都可引起胎動的變化。但是如果12小時胎動少于20次則為異常,少于10次則表明胎兒有危險,在子宮內有缺氧現象,如果在一段時間內胎動超過正常次數,胎動頻繁或無間歇地躁動,也是宮內缺氧的表現,需要就醫行進一步胎兒監測。
通常在懷孕期間需要注意定期產檢,監測體重、血壓,定期抽血化驗,觀察胎兒的發育情況。還要保持心情舒暢,適當活動,避免長時間臥床休息,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避免接觸有害物質,避免電離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