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內科|三級甲等
七臺河市人民醫院
掃碼可直接手機咨詢我粉絲1人
肺炎不能吃哪些食物
病情分析:感染肺炎以后,不要吃辛辣刺激的,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例如辣椒,大蒜,生姜等等,因為在肺部感染以后,病人的消化系統往往是比較薄弱的,如果這個時候不注意飲食,會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出現消化道的一些癥狀。意見建議:建議在感染肺炎以后,要多吃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比如牛奶、蔬菜等。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還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對肺炎的恢復也是比較有好處的。
犯支氣管哮喘怎么辦
病情分析:支氣管哮喘一旦確診是無法治愈的,會出現反復的急性發作。當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的時候,首先要明確導致支氣管哮喘的誘因,如果是過敏因素引起的,立即遠離過敏原,同時可以服用抗組胺藥物,并且聯合支氣管舒張劑以及糖皮質激素,緩解病人的臨床癥狀。意見建議:支氣管哮喘預防比治療更關鍵,大部分的支氣管哮喘患者都存在過敏因素,對于這些患者,首先要明確過敏原,遠離過敏物質,平時要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預防呼吸道感染,這樣也可以降低支氣管哮喘的反復發病。
新型冠狀病毒發燒不退嗎
病情分析: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不一定就持續的發熱不退,有可能會退熱以后再發熱,呈反復的發熱表現。而且單一的根據發熱的程度以及發熱的表現是無法診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還需要結合一些相關的檢查才可以明確診斷。意見建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往往存在疫區旅居史以及確診病例的接觸史,但是由于目前存在無癥狀感染者,所以有時候對于病人的流行病史采集的不是很準確。如果出現了反復的發熱情況,還是可以進一步的到當地的發熱門診就診,排查新冠核酸、抗體等檢查,來進一步的排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新型冠狀病毒發燒后會退燒嗎
病情分析: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會出現反復發熱的情況,當發燒以后會退熱,但是退熱以后還會再次出現發熱。必須積極的治療原發疾病,當感染控制了,發熱的癥狀才會被完全控制住。意見建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當出現發熱的時候,如果體溫超過38.5℃,可以給予退熱藥物以及聯合物理降溫,多喝水,多休息,并且配合醫生治療,積極控制病情。
長期干咳是肺結核嗎
病情分析:長期干咳不一定就是肺結核引起的,因為導致干咳的疾病有很多種,例如咳嗽變哮喘,過敏因素,肺部感染,咽喉炎等等。而肺結核可以導致病人長期干咳,只是通過干咳的這一個癥狀是沒有辦法診斷肺結核的。意見建議:肺結核的患者常常還會伴有午后低熱,乏力,咳嗽,咯血以及痰中帶血,等癥狀表現,如果病人出現了這些臨床癥狀,可以進一步的到醫院完善肺部影像學檢查,以及痰結核菌涂片來進一步的診斷。
發燒咳嗽可以吃大蒜嗎
病情分析:發燒,咳嗽的時候不建議吃大蒜,因為大蒜屬于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果吃得過多可以刺激咽喉,加重咳嗽的癥狀。雖然大蒜有殺菌的效果,但是不能替代藥物治療發燒的。意見建議:發燒的時候建議清淡飲食,不要吃辛辣,刺激,油膩,熱量高的食物,這樣不利于退熱,要多喝水,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同時,積極明確導致發熱的病因,從而進一步的治療,改善癥狀。
新型冠狀病毒潛伏期會發燒嗎
病情分析: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在潛伏期的時候,患者沒有任何的臨床癥狀表現。所以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潛伏期內是不會導致發熱的,而出現發熱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往往不是潛伏期。意見建議:首先要監測體溫,控制體溫,當體溫超過38.5℃,使用退熱藥物以及聯合物理降溫。同時積極的對癥治療,緩解病人的不適癥狀。治療期間患者飲食建議以清淡飲食為主,可以適當的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水果,如哈密瓜、西紅柿等。
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氣霧劑有什么功效與作用
病情分析:硫酸沙丁胺醇氣霧劑屬于β2受體激動劑,主要適用于支氣管哮喘,喘息性支氣管炎,慢阻肺等疾病導致的呼吸困難。使用該藥物可以降低氣道高反應性,緩解氣道痙攣,從而緩解病人的臨床癥狀。意見建議:但是有一部分患者在使用沙丁胺醇氣霧劑的時候,可能會出現過敏,頭痛,心率加快等癥狀不適,要注意觀察。如果出現了藥物的不良反應,及時停藥,并且更換其他類型的藥物進行治療。
體內有炎癥發燒可以吃大蒜嗎
病情分析:體內有炎癥發燒可以吃大蒜,但是大蒜不可以代替藥物治療。還需要明確具體的炎癥以及引起發熱的原因,從而選擇進一步的對癥治療,而光靠吃大蒜來緩解癥狀是遠遠不夠的。意見建議:首先要明確具體感染的位置,并且結合病人的臨床癥狀,選擇針對性的抗感染藥物,如果可以通過病原體的培養及藥敏實驗結果選擇用藥,那是最好的。同時也要控制體溫,監測體溫,如果體溫超過38.5攝氏度,可以使用退熱藥物,并且聯合物理降溫。
新冠狀干咳會發燒嗎
病情分析:新冠狀是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主要有發熱,干咳,乏力等癥狀表現。至于干咳多久會發熱,是無法確定的。因為這兩個癥狀可能同時存在,或者只是單一的出現,還有一些患者可能沒有任何的臨床癥狀表現。意見建議:如果確定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一定要積極的配合醫生治療。保持良好的心態,加強營養,多休息,并且使用相應的針對性藥物,疾病是可以治愈的。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及醫療依據
關于我們 ICP備案號:京ICP備170748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602201335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京)-非經營性-2023-0016
Copyright ? 2015-2025 北京圓心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