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內科|三級甲等
棗莊市中醫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棗莊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第四臨床醫學院)
掃碼可直接手機咨詢我粉絲459人
冠狀病毒能自己好嗎
病情分析: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是有可能自己好的。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的患者多數為輕癥,預后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輕癥的患者在自身免疫力比較強的情況下是可能會自愈的,但在治療的過程中也需要隔離,對癥支持治療。危重病人可能會累及多臟器的功能,引起多臟器衰竭,這部分患者僅靠自身是很難以痊愈的,還需要較強的對癥支持及抗病毒等等治療。意見建議: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是一種傳染性的疾病,即使是輕癥傳染性依然很強,需要及時的診斷隔離,對癥支持治療。如果有疑似的情況,還是要及時就醫。
新型冠狀病毒發病期多久
病情分析:新型冠狀病毒發病潛伏期一般在1~14天,多為3~7天左右。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以發熱,干咳,乏力為主要表現。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腹瀉等癥狀。意見建議: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一般以對癥治療為基礎,積極防治并發癥,預防感染,及時對器官進行功能支持。從臨床上來看,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患者多數預后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礎疾病患者預后較差。
新型冠狀病毒板藍根有用嗎
病情分析: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用板藍根是沒有什么太大作用的。目前從研究來看,板藍根沒有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作用,對于治療,也沒有明確證據證明板藍根對新型冠狀病毒有治療效果。意見建議:目前沒有什么特效藥物能夠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最好的預防就是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減少外出,做好個人防護,不接觸傳染源就不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
咽喉痛是不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病情分析:咽喉痛不一定就是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發熱,干咳,乏力為主要表現,少數患者有咽痛的癥狀。不能只根據臨床癥狀來確診或排除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意見建議:是否感染新型冠狀病毒需要結合流行病學史和臨床表現綜合分析,并且在以上的基礎上具有病原學或血清學證據之一的才能確診感染,同時還可通過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確診。
感冒流鼻涕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嗎
病情分析:感冒流鼻涕不一定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雖然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的少數患者可能會出現鼻塞、流涕的癥狀,但大部分的患者還是以發熱、干咳、乏力為主要的表現。意見建議:如果只有鼻塞、流涕的癥狀,排除了流行病學史的情況,就是說沒有去過疫情相關的地區,沒有接觸過確診的人員的情況。考慮還是普通的感冒可能性比較大,可以先對癥治療,多喝水注意休息。
感冒和冠狀肺炎的癥狀區別
病情分析:感冒一般以鼻塞流涕打噴嚏為主,無明顯發熱,體力食欲一般影響不大。上呼吸道感染的癥狀比較重,全身的表現比較輕,沒有呼吸困難等情況。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輕癥患者表現為發熱,干咳乏力等,部分重癥的患者,發病1周后可出現肺炎,呼吸困難,低氧血癥,呼吸衰竭,多臟器損害等嚴重不良反應。意見建議:感冒和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雖然是兩種疾病,但是部分輕癥的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患者上呼吸道癥狀與感冒是有相似之處的,要注意結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流行病學史及相關的輔助檢查鑒別診斷,如果有流行病學史一定要及時排查。
新型冠狀肺炎咳嗽嚴重嗎
病情分析: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的咳嗽以干咳為主,咳嗽的程度因人而異,部分患者也可無咳嗽,只是表現為發熱乏力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咳嗽程度是不確定的。也不能根據這個來排查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意見建議: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一般以發熱,干咳,乏力為常見癥狀,但也有部分患者是不典型的,比如出現腹瀉,鼻塞,流涕,咽痛等癥狀。臨床中要結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流行病學史及臨床癥狀綜合來進行分析診斷,如果有高危的因素,要及時去當地定點醫院的發熱門診就診排查。
目前冠狀病毒有幾種
病情分析:冠狀病毒分為α、β、γ、δ四個屬,其中β屬又分為A、B、C、D四個亞群。冠狀病毒是自然界廣泛存在的一大類病毒,由于包膜上棘突形似日冕的形狀而得名。意見建議:冠狀病毒是單股正鏈RNA病毒,一般只感染脊椎動物,如人、牛、豬、禽類等。新型冠狀病毒屬于β屬的冠狀病毒,有包膜,直徑60-140nm。其基因特征與SARS-CoV有明顯區別。
體檢胸透主要檢查什么
病情分析:胸透主要檢查心肺有無異常。胸透是利用x線穿透肺部,形成黑白對比不同的影像。可以實時觀察心肺,肋骨,胸膜,縱隔,支氣管的病變。意見建議:胸透可以診斷肺部疾病及心臟大小,肋骨,胸膜等的病變。但是胸透輻射量較大,嬰幼兒、兒童、哺乳期婦女、孕婦應盡量避免接受胸透檢查。如必要時可以選擇其他輻射劑量較小的檢查如胸部DR等。
鮮竹瀝適合哪類咳嗽
病情分析:鮮竹瀝在臨床上一般適用于痰熱咳嗽。鮮竹瀝是新鮮的竹竿經過火烤灼而流出的淡黃色的澄清汁液,安全性好,具有清熱化痰,定驚,開竅的功效。意見建議:鮮竹瀝祛痰力強,對于臨床中表現有痰黏難咳,咳痰黃稠,發熱,舌紅脈數者尤為適宜。但本品性寒,對于寒痰,濕痰及便溏,脾虛者要慎用。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及醫療依據
關于我們 ICP備案號:京ICP備170748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602201335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京)-非經營性-2023-0016
Copyright ? 2015-2025 北京圓心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