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三級甲等
聊城市第二人民醫院
掃碼可直接手機咨詢我粉絲28人
頸椎病患者鍛煉方法有哪些
病情分析:頸椎病急性發作期應嚴格臥床休息,待癥狀緩解或平時沒有臨床癥狀時才可以適度鍛煉,包括做頸椎米字操、游泳、打羽毛球等緩解頸部肌肉緊張,增加頸椎穩定性。意見建議:頸椎病大多由于椎間盤退行性改變引起頸部疼痛僵硬,嚴重者伴有神經壓迫癥狀,通過局部X線或CT、核磁檢查可明確診斷。大部分頸椎病可保守治療,即使用非甾體消炎藥如塞來昔布消炎止痛,輔以針灸、牽引等理療。只有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或嚴重神經壓迫癥狀影響生活質量才可考慮手術治療。
頸椎病如何防止加重
病情分析:頸椎病患者防止頸椎病加重應注意做好頸部防寒保暖,避免睡過高的枕頭,選擇高低合適的枕頭。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長時間低頭,保持良好的姿勢。意見建議:頸椎病出現應及時治療,根據自身病情發展和醫生的建議,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目前常見的有物理療法,藥物療法,外科治療等。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加強肩頸部鍛煉,減少不良生活方式,防止損傷,預防減緩頸椎病發生。
怎樣有效治療頸椎病
病情分析:頸椎病可以通過物理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進行治療。物理治療包括牽引、微波治療、電療等。藥物治療包括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脫水劑、營養神經藥物。保守治療無效,反復發作,癥狀嚴重的可以采取手術治療。意見建議:頸椎病患者應注意休息,避免肩頸受寒做好保暖,避免長時間低頭,避免在床上看書,看手機等,長時間伏案工作時應定時活動頸部。
頸椎病危害有哪些
病情分析:頸椎病會影響患者正常生活,頸椎病會使患者出現頸部疼痛、活動受限、頭暈目眩等,還可能壓迫神經根,引起上肢麻木、手部腫脹等。頸椎壓迫神經根,甚至會導致癱瘓。意見建議:頸椎病患者應注意休息,避免長時間伏案工作,長時間低頭,注意做好頸部保暖,防止頸部受涼。睡眠時選擇高矮合適的枕頭,避免枕頭過高。出現頸椎病的癥狀應及時治療。
脊髓型頸椎病的病因
病情分析:脊髓型頸椎病的主要是由于脊髓受壓、缺血造成的脊髓損傷引起。脊髓型頸椎病的病因有頸椎的退行性改變、發育性頸椎管狹窄。退變的椎間關節出現結構改變,頸椎承載能力衰減,容易出現損傷。意見建議:長時間低頭伏案工作,枕頭過高會導致頸椎間盤纖維環受力不均,造成椎間盤慢性損傷,加速退行性病變的進程。粗暴推拿、按摩頭部意外撞擊硬物,落枕等都會損傷椎間盤加速退行性病變。
如何根治頸椎病
病情分析:頸椎病不能根治,只能通過規范治療緩解癥狀延緩病情進展。一般出現頸部疼痛、僵硬或伴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應頸椎制動休息,藥物治療配合理療,適當鍛煉促進病情恢復。如果癥狀嚴重,或保守治療效果不滿意,應及時手術治療。意見建議:建議患者日常注意糾正不良姿勢,避免長時間伏案低頭,注意防寒保暖,尤其夏天避免空調或電扇直吹頸部。乘車時系好安全帶,避免乘車睡覺,避免頸部外傷。
頸椎病如何鍛煉
病情分析:頸椎病穩定期沒有臨床癥狀,可以通過頸部米字操、打羽毛球、游泳、頸部抗阻練習等有效緩解頸部肌肉緊張,改善頸椎不適,有利于維持頸椎正常生理曲度。意見建議:頸椎病急性發作期應嚴格注意休息,佩戴頸托固定制動,避免加重癥狀。口服非甾體消炎藥如塞來昔布消炎止痛,出現上肢放射性麻木疼痛,還需要同時服用甲鈷胺營養神經。日常注意頸椎防寒保暖。
導致頸椎病的原因
病情分析:年齡增長引起骨質增生、頸椎間盤突出以及頸椎長期過度負重、不良姿勢、慢性勞損引起退行性改變等容易導致頸椎病。意見建議:頸椎病一般表現為頸部疼痛、僵硬,或伴有上肢放射性麻木疼痛。大部分可保守治療,包括藥物治療、理療,緩解癥狀。如果保守治療效果不滿意或嚴重神經壓迫癥狀,應及時手術治療。建議患者日常注意頸部防寒保暖,糾正不良姿勢習慣。
膝關節置換術后多長時間可以下蹲
病情分析:膝關節置換術后4~6周內不做主動下蹲動作,應嚴格遵醫囑進行康復訓練,伸直練習、股四頭肌練習等,3-6月后如果恢復正常,沒有明顯膝關節活動受限,可以適當做下蹲動作。意見建議:膝關節置換術后建議少做或不做下蹲動作,避免脫位,避免過度磨損假體,縮短使用期限。建議患者日常注意控制體重,避免劇烈運動,定期復查,合理鍛煉。
膝關節置換手術優缺點
病情分析:膝關節置換手術優點是能有效治療膝關節疼痛晚期病變,緩解癥狀,改善關節功能,提高生活質量。缺點是假體有可能出現松動或感染,且假體存在使用期限。意見建議:膝關節置換手術應嚴格明確適應癥及禁忌癥。恢復期遵醫囑康復鍛煉,飲食加強營養,日常避免劇烈活動,避免關節磨損,注意預防感冒及全身隱匿性感染病灶,如果出現患側關節腫脹、疼痛,應及時就醫復查。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及醫療依據
關于我們 ICP備案號:京ICP備170748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602201335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京)-非經營性-2023-0016
Copyright ? 2015-2025 北京圓心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