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昌松主任醫師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風濕病科
林昌松,教授、主任中醫師,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教授,新南方優秀教師?,F任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風濕病科主任,金匱要略教研室主任,中醫臨床經典研究所副所長,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理事、風濕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仲景學說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風濕病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抗風濕聯盟副主席,中南六省防治風濕類疾病協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風濕免疫醫師工作委員會常務委員,廣東省醫學會風濕病專業委員會委員,第三批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陳紀藩教授學術繼承人。 1988年廣州中醫藥大學醫療專業本科畢業并留校一直從事風濕病和《金匱要略》醫教研工作。擅長運用經典古方治療風濕免疫病及內科雜病。 重點學科重點??平ㄔO:根據金匱專業的發展現狀,確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金匱要略的主要發展方向為:金匱要略教學內容與方法的研究;金匱要略理法方藥和辨證論治規律的研究;中醫藥防治風濕免疫病的臨床與實驗研究;金匱學家學術經驗的繼承與整理;金匱要略文獻研究等五個方面。提出金匱學科建設與風濕免疫重點??平ㄔO緊密結合,以臨床豐富教學內容,以教學帶動臨床的發展,以科研促進學術水平的提高,醫教研緊密互動、深化經典回歸臨床的學科建設模式,不斷創新中醫教育新理念。金匱學科成為全國同類課程中唯一擁有臨床教學基地的學科。2005年《金匱要略》課程評為校級精品課程,2008年評為省級精品課程,2012年成為廣東省精品資源共享課,風濕病??瞥蔀閲抑嗅t藥管理局重點??平ㄔO項目。主持“金匱要略精品課程網站”獲第五屆全國醫學優秀電教教材一等獎。2008年“金匱要略課程建設與創新”獲廣州中醫藥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教醫研三位一體的中醫臨床經典課程教學模式構建與實踐” 獲廣州中醫藥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和第六屆廣東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008年獲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風濕病專業委員會“推動風濕病學術發展貢獻獎”,2012年評為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風濕病專業委員會先進工作者。 教學研究:完成修訂金匱要略本科、研究生、七年制及中西醫結合本科各層次教學大綱和臨床實訓方案,主編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教材《金匱要略講義(第2版)》(人民衛生出版社),主編本科生、研究生教參《金匱要略臨床運用》、《金匱要略臨床發揮》、副主編參編《中醫經典選讀》 、《金匱要略理論與實踐》、《傷寒金匱方劑歌訣新編》、《金匱要略教與學》和中醫學專業經典與臨床方向班教材《經典研究思路與方法》、《金匱要略百題精解》等。榮獲2010年廣州中醫藥大學教學工作先進個人,新南方優秀教師。主持教學課題多項,發表教學論文十余篇,獲教學成果3項。 科學研究:長期堅持臨床實踐和科研實踐,積極開展《金匱要略》理法方藥指導風濕免疫病治療的研究。師承陳紀藩教授,2007年獲中華中醫藥學會“首屆中醫藥傳承高徒獎”;開展通痹靈系列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的臨床和實驗研究,主持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自然科學基金等課題10項,發表科學論文近百篇。2006年“中醫藥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臨床研究”獲廣州中醫藥大學科技進步二等獎;2009年“中醫藥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基礎和臨床系列研究”獲得廣州中醫藥大學科技進步二等獎;2010年《金匱要略理論指導強直性脊柱炎治療的基礎和臨床應用研究》獲廣州中醫大學科技進步一等獎。2009年完成“通痹系列方藥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基礎和臨床研究”通過省科技廳成果鑒定。2010年獲廣東省人民政府頒發科技進步三等獎證書,獲發明專利1項,主編出版《風濕病中西醫防治知識問答》、《內分泌科專病與風濕病中醫臨床診治》、《一病一方劑》等著作,指導碩士研究生30名、博士研究生10名
擅長風濕?。◤娭毙约怪住㈩愶L濕關節炎、骨關節炎、紅斑狼瘡、痛風、多發性肌炎、硬皮病、Still病、銀屑病關節炎、瑞特綜合征、雷諾氏病、血管炎、結節性脂膜炎、結節性紅斑等)、甲亢及其它內傷雜病。?
風濕科主任醫師主任醫師
石家莊市第三醫院 · 風濕科
擅長:擅長風濕?。◤娭毙约怪?、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紅斑狼瘡、痛風、多發性肌炎、硬皮病、Still病、銀屑病關節炎、瑞特綜合征、雷諾氏病、血管炎、結節性脂膜炎、結節性紅斑等)、甲亢及其它內傷雜病。?
王燕主任醫師
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 · 風濕免疫科
擅長:擅長風濕?。◤娭毙约怪?、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紅斑狼瘡、痛風、多發性肌炎、硬皮病、Still病、銀屑病關節炎、瑞特綜合征、雷諾氏病、血管炎、結節性脂膜炎、結節性紅斑等)、甲亢及其它內傷雜病。?
郭亮主任醫師
南京市中醫院 · 風濕病科門診
擅長:擅長風濕?。◤娭毙约怪?、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紅斑狼瘡、痛風、多發性肌炎、硬皮病、Still病、銀屑病關節炎、瑞特綜合征、雷諾氏病、血管炎、結節性脂膜炎、結節性紅斑等)、甲亢及其它內傷雜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