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汕頭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汕頭國際眼科中心成立于2002年6月,是香港知名愛國人士李嘉誠先生捐資7000萬元興建的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和防盲為一體的非營利性三級眼科醫院,是廣東省衛生廳直屬醫療衛生機構、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五臨床學院。中心占地約10畝,建筑面積9508平方米,設有180張床位,9間現代化手術室。經十多年的快速發展,目前已成為:國家臨床藥物試驗基地、眼科學博士學位授予點、眼科學碩士學位授予點、汕頭大學博士后流動站、中國白內障手術培訓學校、廣東省教育廳重點學科、廣東省臨床重點專科、廣東省專科醫師培訓基地、廣東省白內障區域性防治培訓基地、國際眼科學會ICO眼科醫師中國(汕頭)考試點、進入ESI(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全球前1%行列、衛生部中華“健康快車”復明項目汕頭辦公室、“健康快車”顯微手術培訓中心總部及基地、李嘉誠基金會扶貧項目“關心是潮流”項目辦公室及項目執行單位、中國扶貧掃盲大行動“亮睛工程” 汕頭辦公室及項目執行單位、美國白內障與屈光手術協會張萬洲白內障手術培訓中心、廣東省醫學會眼科分會副主委單位、廣東省醫師協會眼科分會副主委單位、2013年消除白內障突出貢獻單位、健康快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篩查防治閱片中心、德國蔡司眼科醫生培訓中心、美國加拿大塞瓦基金中國西藏藏區眼科手術培訓總部、汕頭市“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重點聯系單位等。
十多年來,汕頭國際眼科中心以“致力發展為國際優秀眼科中心”為目標,以“追求卓越、真誠服務”為宗旨。中心由汕頭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聯合管理,采用3S管理理念,打造出一支高素質的國際化技術團隊。現有職工333人,其中醫療技術人員216人,高級職稱25人,博士及碩士學歷57人,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7人,全員實行聘用制,倡導團隊協作精神。
經過十多年探索,汕頭國際眼科中心以“人無我有,人有我特,人強我精,以有余補不足,回饋感恩”的發展理念走出一條特色之路,成為香港和大陸合作的以高起點、高速度發展的典型案例。
專科完善?國際同步
十多年來,汕頭國際眼科中心始終以掌握國際前沿新技術為源動力,十個專科齊頭并進,技術水平與國際同步。在粵東地區率先開展白內障超聲乳化、微創高速玻璃體切割術、光動力治療術、淚道內窺鏡、準分子激光等近百項新項目,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中心目前設有十個專科:青光眼、白內障、視網膜及玻璃體疾病、小兒眼科與斜弱視、角膜及眼表、眼整形與眼眶疾病、視光學、低視力、中醫眼科、眼外傷。年門診量21萬人次,手術量14500例(其中青光眼、白內障、視網膜、斜視、角膜、玻璃體手術量近10000例)。十多年來,中心門診量累積超過一百萬(1494625)人次,共為近十萬(97931)名眼疾患者帶來光明。
中心擁有最新一代德國AMARIS全能準分子激光系統、瑞士ZIEMER極致飛秒激光手術儀等一批國際先進的專用儀器設備,獨立開展三級醫院常規診療技術項目,十個專科均有獨立的專業技術隊伍,開展各專科前沿技術,診療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或國內領先地位,開展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房角分離術治療急性閉角型青光眼、非球面引導的準分子激光手術、微創玻璃體切除聯合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術、應用淚道內窺鏡系統治療阻塞性淚道疾病等特色技術,學科帶頭人和學科骨干具有較高的疑難重癥診治能力,近幾年,共處理惡性青光眼、復雜性視網膜脫離、眼內腫瘤、感染性眼內炎、角膜潰瘍穿孔等疑難危重病例近萬例,并多次應邀參加三級醫院間疑難危重病例的會診。
追求卓越?真誠服務
十多年來,汕頭國際眼科中心初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醫療服務體系,設立健康教育室、客戶服務部、臨床支持中心,推行“一醫一患一護”就診模式,實行預約服務、錯峰就診、一卡通先診療后結算,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營造“無聲”病房,同時做好追蹤隨訪工作,全方位的服務方式踐行了 “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獲得了“汕頭市文明單位”、“先進基層黨組織”、“汕頭市先進職工之家”等稱號,贏得社會各界的高度信賴和廣泛好評。
近年來,我院不斷探索,形成“健康教育進社區,免費復明救助”的可持續發展扶貧模式,對符合手術條件的中低收入患者實施免費復明手術。同時為了使病人有較好的治療效果,醫院于每周六開通手術綠色通道,確保較高的治愈率。截止至2014年3月底,健康教育進社區項目共為763個社區的居民進行眼健康的相關教育,為35644名社區居民提供了眼健康情況的義診,為1678位白內障患者提供了免費的白內障手術治療。至今,汕頭國際眼科中心在該項目共出資人民幣285萬元,為貧困白內障患者帶來光明。
十年樹木?桃李芬芳
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汕頭國際眼科中心已成功探索出一套研究生、住院醫師、基層醫生的培養體系,采用全方位、多角度的國際化培訓模式,不斷提升團隊實力。十多年來,中心始終致力于住院醫生的培訓,實行眼科系統理論培訓、雙語教學、臨床技能培訓、動物眼顯微手術技能培訓,并將國際眼科認證考試(ICO)納入住院醫師培訓體系,全方位提高了醫院年輕醫生的整體診療及學術水平。還聯合美國白內障與屈光手術協會成立“美國白內障與屈光手術協會?亮晶工程張萬洲白內障手術培訓中心”,進一步增強了專科技術力量。在本科、研究生的教育上采用全新的模塊教學整合與PBL教學模式,悉心培養后備力量和高技術人才。
十多年來,中心不定期邀請來自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印度等外籍醫師對中青年醫師進行雙語培訓,通過Lecture(理論課程全英文講座)、Consolation(疑難病例會診英語討論)、Case Report(英語報告病例、提問并參與病例討論)、Journal Club(眼科最新文獻英語交流)、Movie Enjoyment(英語電影賞析)等方式,在鞏固和加強中青年醫師眼科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學習并提高專業英語水平和口語水平。
國際眼科學會ICO眼科醫師中國考試點、廣東省白內障區域性防治培訓基地、廣東省專科醫師培訓基地、美國白內障與屈光手術協會張萬洲白內障手術培訓中心等先后落戶汕頭國際眼科中心。中心至今共培養本科生1431名,博士后、博士、碩士研究生81名,基層醫生數千名。ICO考試通過率名列全國前茅。
科學研究?碩果累累
汕頭國際眼科中心眼科研究所,是汕頭大學醫學院循證醫學眼科研究中心,擁有十大實驗室。汕頭國際眼科中心與美國普渡大學合作,成立聯合實驗室,將大規模對各種中草藥的有效成分對視網膜變性斑馬魚模型進行快速篩選,從而尋找有效成分進行進一步研究和開發,以便今后應用于臨床治療視網膜變性疾病。研究所科研項目嚴格遵循學術委員會和倫理委員會的論證,2005年以來,共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1項、教育部高等院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3項、國際橫向合作項目3項、衛生部面向農村推廣適宜技術“十年百項”項目1項、參與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1項、中國工程院院士基金咨詢研究項目1項、衛生部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項目1項,省級科研項目32項、市級科研項目27項。獲省級科技進步獎三等獎2項、市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4項、三等獎1項,共發表學術論文366篇,其中發表國際SCI論文126篇,總影響因子為469.207。單篇最高影響14.093。
在十多年的科研發展過程中,中心在青光眼致病基因方面與冰島、瑞典、英國、澳大利亞、美國、中國香港等開展國際合作研究,確定了在7q31上的變異,標志著汕頭國際眼科中心科研團隊的研究水平得到了國際同行認可。此外,張銘志教授與張日平醫生的課題組參與了由牛津大學和世界銀行資助的國際橫向項目“兒童自我驗光”的研究,采用創新性技術進行橫斷面研究,其結論發表在《英國醫學雜志》上,影響因子為14.093,標志著汕頭國際眼科中心獨立研究水平獲國際認可。
愛心奉獻?感悟施與受
公益扶持基層醫院發展方面,十多年來汕頭國際眼科中心始終以“授人以漁、建立醫療技術輸出平臺”的理念滲透到醫院的防盲扶持工作中,和國際NGO慈善機構及其它愛心組織合作開展了“關心是潮流”、“亮睛工程”、“中華健康快車”、“健康快車顯微手術培訓中心”、“美國白內障與屈光手術協會?亮睛工程張萬洲白內障手術培訓(汕頭)中心”、“汕頭市殘疾人醫療康復救助基金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手術救助項目”、“西藏(拉薩)白內障顯微手術培訓中心”和“汕頭國際眼科中心——蔡司培訓中心”八大防盲扶貧、扶持項目。從鄉鎮到縣級,再到省級,再逐步國際化,一步一步探索,成功構建了三級醫療扶貧網絡。目前,中心扶貧足跡遍及全國二十省(內蒙古、陜西、云南、廣西、四川、青海、湖南、新疆、山東、海南、甘肅、江蘇、西藏、貴州、廣東、河南、江西、吉林、山西、湖北),醫療扶貧白內障手術量累計達到12.6萬例,居全國首位;開通了覆蓋全國十六省54個點的遠程教育網絡,培訓基層醫生人員1764名,為中國的復明事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中心在建院初成立了汕頭眼庫,大力推動角膜自愿捐獻活動,成為中國第一個角膜無償勸捐機構,并與香港眼庫結為“姐妹”庫。中心還建立“慧明慈善基金”,為貧困的眼病患者提供及時的援助,搭建一座傳遞愛心的橋梁!
追求卓越是我們的理想,真誠服務是我們的宗旨。年輕的汕頭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汕頭國際眼科中心將不斷與時俱進,通過中港交流合作,掌握國際前沿信息,突破新的領域,在同仁們的支持及關愛中,致力于發展為國際優秀的眼科中心。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