滲出性腹瀉,是由炎癥所引起的腹瀉,可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類。
感染性炎癥中,常見的腸道局部感染如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病毒性腸炎等;全身性感染累及腸道引起滲出過多導致腹瀉者,如:傷寒、沙門氏菌感染、敗血癥、血吸蟲病等。
非感染性炎癥中,如原因未明的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克隆病、變態反應性的嗜酸粒細胞性胃腸炎以及結腸憩室炎等腸道的其他炎癥性疾病,也可因滲出增多而引起腹瀉。胃腸道腫瘤如結腸癌、直腸癌,由于黏膜受累尤其伴有腸炎時,也常引起腹瀉。
滲出性腹瀉的糞便特點為:糞便含有滲出液和血,結腸尤其是左半結腸的病變常可引起肉眼膿性便,如存在糜爛或潰瘍則往往伴有血液;病變部位如在小腸,滲出液和血與糞便均勻地混合,其中的細胞易被破壞,因此,除非大量滲出或出血,或腸蠕動過快,一般肉眼看不到膿血便,須借助顯微鏡檢查才可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