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牙周病患者的定期復查,及為對牙周病情的了解至關重要,下面給大家介紹牙周病患者的定期復查及維護,通常外牙周系統治療后兩到三個月恢復以后根據復查時患者牙周炎情況,口腔衛生情況等逐漸間延長或縮短復查間隔,常規三到六個月復查一次,對病情穩定者,最低不能超過十二個月。
詳細詢問記錄患者治療的后的反應,檢查口腔衛生狀況,牙齦炎癥程度,有無牙周探診出血傾向,牙周袋深度,附著水平及牙齒松動等,詳細記錄,必要時檢查牙齦指數、菌斑指數,牙周指數等,根據病情半年至一年拍出x線片,觀察牙槽骨、牙周膜等變化。
復診時,無論牙齦是否有炎癥、出血,都應該根據口內狀況,進行相應的街上結石手術,影像刮治手術和根面平整,咬合調整等維護治療,截至后牙面要拋光,降低菌斑,牙石沉積速度,對復發的牙周病要仔細檢查復發的原因,是由于有食物嵌塞,充填物懸突,不良修復體咬合,異常刺激因素存在,還是有牙髓、牙周聯合病,或是患者對口腔衛生重視不夠,方法不正確,針對病因對癥處理如病情加重,可進行第二次牙周治療,總之維護治療在牙周病治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必須給予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