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頓性疝與絞窄性疝,是同一疾病的不同階段,嵌頓性疝如能早期發現,經正確有效的治療和處理,一般可以避免發展為絞窄性疝,嵌頓性疝發展為絞窄性疝與以下四個因素有關:
一,處理時間,如果嵌頓性疝,在6到8小時之內能及時有效的治療,恢復,回納,就不會發生絞窄,特別是嬰幼兒表達能力差,回應早期發現嵌頓性疝,就需要家長及臨床醫生細心觀察,患者啼哭的時間,規律,從而發現異常點,同時還應仔細檢查,不漏掉可疑之處,某些嵌頓性疝可以在較短時間內發生急性絞窄,更應嚴密觀察并處理。
二,疝囊頸長度,一般的講,疝囊頸狹長的疝發生嵌頓和絞窄的機會遠多于疝囊頸短,寬大的疝,疝內容物進出,進入狹長的疝囊比較困難,特別是疝回納更為困難。
三,周圍組織,在疝環周圍一般都有肌肉組織存在,肌肉或肌腱組織力量強弱與絞窄性疝發生有直接關系,當疝環周圍肌肉乏力,則對腸管壓力較小,盡管疝內容物坎頓時間較長,也不會發生絞窄,反之,疝環周圍肌肉組織力量較強,疝管壓力較大,容易發生絞窄性疝。
四,是否經常脫出,不經常脫出的疝,由于疝囊頸較小,疝環周圍的肌肉力量較強,易痙攣,一旦發生嵌頓,容易發展成絞窄性疝。而經常脫出的疝回納也比較容易,故不宜出現嵌頓和絞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