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可以通過臨床癥狀、尿常規檢查、尿量測定、禁水-加壓素試驗、血漿精氨酸加壓素測定等方法判斷自己是否有尿崩癥,一旦患病,應及時就醫。
1、臨床癥狀:
尿崩癥的形成原因考慮與中樞神經系統病變、腎臟病理變化、遺傳因素等有關,患病后會因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或反應障礙,而引起煩渴、多飲、多尿等癥狀。
2、尿常規檢查:
進行尿液檢查可以判斷尿量、尿氣味、尿液外觀、尿比重,一般患有尿崩癥后進行此項檢查時,可發現尿量增多、尿比重下降。
3、尿量測定:
該方法可以測定24小時的尿量,目的是判斷是否存在多尿,也可以為尿崩癥的診斷提供相應的依據。
4、禁水-加壓素試驗:
此方式可以比較禁水前后及使用血管加壓素前后的尿滲透壓變化,正常人注射加壓素后尿滲透壓不在升高,而腎性尿崩癥患者在進行該項檢查時,尿液不能濃縮,所以一般無反應,中樞性尿崩癥患者進行此項檢查,尿滲透壓明顯升高。
5、血漿精氨酸加壓素測定:
如果自身患有中樞性尿崩癥,進行該項檢測血漿精氨酸加壓素不能達到正常水平,禁水后無增多或增加不多,該方法有助于診斷尿崩癥的類型,也有利于疾病的進一步治療。
一旦確診患病,為了避免病情持續進展,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方法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