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診斷都要做免疫組化嗎
病情分析:不是所有的病理診斷都要做免疫組化來協助診斷,很多簡單的病變都可以直接診斷的,比如聲帶息肉,急性化膿性闌尾炎、慢性膽囊炎并膽囊結石。只有那些在常規病理切片上沒有辦法直接明確診斷的,才需要做免疫組化標記來協助診斷,比如淋巴瘤的病理診斷、軟組織腫瘤的病理診斷。意見建議:免疫組化病理診斷是常用的輔助診斷技術。如果病理醫生無法直接下明確診斷,建議做免疫組織化學診斷或基因檢測以協助診斷的,建議遵醫囑進行,以正確的指導臨床治療。
中西醫臨床可以干病理診斷嗎
病情分析:可以,但是必須拿到資格證書才可以做病理診斷醫生。病理診斷學是連接臨床和基礎的橋梁學科,必須了解疾病的臨床表現、轉歸等醫學知識,更要熟悉組織學、解剖學等基礎知識。意見建議:做病理診斷首先要先把病理學、組織胚胎學、系統解剖學和局部解剖學掌握好,特別是顯微鏡下正常各種組織及細胞形態要牢記,知道正常才能知道異常,然后再去看病理診斷學書,每個系統的病理診斷都是先從正常的組織學形態,再講非腫瘤性病變,最后講腫瘤性病變。除了要掌握病變在顯微鏡下的組織形態學變化、免疫表型等,還要了解病變的好發年齡、好發人群、致病因素、臨床的表現、治療方法、疾病的轉歸及預后,治療方法也要了解。
腫瘤手術后要做病理診斷嗎
病情分析:要,腫瘤手術后再做病理診斷是為了明確腫瘤的大小、分化、分級、浸潤范圍及層次、切緣有無殘留及淋巴結的轉移的情況等,用來明確臨床分期并確定下一步的治療方式或者方案。意見建議:腫瘤術前的做病理活檢由于取材局限,主要是為了明確腫瘤的性質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以決定手術治療方案,腫瘤術后再次送的標本更能體現腫瘤的大小、分化分級等情況,能做出更準確的病理診斷,這樣就能更準的指導臨床治療。
病理診斷胃底腺癌嚴重嗎
病情分析:嚴重,胃腺癌是一種具有腺性分化的胃黏膜惡性上皮腫瘤。它的病因主要有飲食、膽汁反流、幽門螺桿菌感染等。胃腺癌根據腫瘤的浸潤范圍可以分為早期胃癌和中晚期胃癌。早期胃癌是指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層的胃腺癌,預后很好,五年生存率很高。意見建議:如果胃鏡活檢病理診斷為腺癌,建議及時去醫院腫瘤科或普外科就診,做影像學檢查比如CT看胃周圍組織侵犯情況及有無遠處轉移,再結合患者自身情況選擇先手術后切除或先做胃癌根治術再化療,做大手術后還要送病理診斷,以明確腫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潤深度、切緣及淋巴結轉移等情況以指導臨床分期。
基因病理診斷什么意思
病情分析:基因病理診斷是指利用分子病理的技術來檢測病變細胞的基因有沒有異常突變,常用的方法為熒光原位雜交法即FISH檢測。意見建議:抗腫瘤藥物除了殺死腫瘤細胞,往往也會損傷正常細胞,導致副作用。靶向藥物是一類治療效果好,副作用也小的藥物,做基因檢測就是為了看一下有沒有靶向藥物的可能。
病理診斷能作為臨床診斷嗎
病情分析:能,病理診斷是判斷病變性質及具體類型的診斷,可以作為病人的最終診斷。而臨床診斷是臨床醫生憑工作經驗綜合患者病史、癥狀、體征及其他檢查得出的分析性診斷,需要病理診斷來明確。意見建議:一份準確的病理診斷除了需要病理醫生在顯微鏡下仔細觀察病變的組織學形態外,也需要詳細了解患者的病史、癥狀、體征,以及其他的檢查結果并借鑒臨床診斷。如果病理診斷和臨床診斷有良惡性之差的話,病理醫生一般會及時與臨床醫生聯系溝通。
皮膚科都有哪些病要病理診斷
病情分析:常見的需要做病理診斷的病變有:1、炎癥性皮膚病,比如遷延不愈的皮膚潰瘍、血管炎性病變等。2、大皰性皮膚病,比如天皰瘡、類天皰瘡等。3、黑色素性皮膚病,比如各種痣、色素型脂溢性角化病、基底細胞癌、惡性黑色素瘤等。4、各種皮膚腫塊、囊腫等,比如汗腺瘤、表皮樣囊腫等。意見建議:皮膚科病變很多大體表現類似,實質性卻有良惡性之差,病理診斷主要是為了明確病變的性質及具體類型并指導臨床治療。比如都是黑色的隆起型腫塊,病理診斷可能為:色素性脂溢性角化病、惡性黑色素瘤、基底細胞癌、皮內痣、毛母細胞瘤、色素性汗孔瘤等。
穿刺病理診斷血性成分是什么意思
病情分析:血性成分是指血液細胞,沒有穿刺到其他的組織。可能臨床醫生把穿刺針穿到血管里面去了,而沒有穿刺到病變組織。意見建議:如果沒有穿到病變組織的話,可以在B超引導下做穿刺活檢,這樣穿刺的準確率更高,直到穿刺到病變組織并明確診斷,明確了病理診斷才能正確指導臨床治療。
做胃鏡是否需要病理診斷
病情分析:不是所有的做胃鏡都需要做病理診斷,只有在胃鏡下發現異常情況(比如糜爛、潰瘍、廣泛隆起性病變、菜花狀物等)才需要做病理診斷,明確病變的性質及具體類型,以便于早期發現病變并及時治療。意見建議:建議有胃病史或胃部不適的人群及時去醫院消化內科就診,并做胃鏡檢查以便于直觀的觀察食管至十二指腸有無病變,如有異常,建議一定要做病理活檢以明確病變的性質及具體類型并及時治療,以免要延誤病情。
胃鏡影像診斷和病理診斷會不同嗎
病情分析:會的,胃鏡診斷是臨床醫生在胃鏡下看到的黏膜病變的大體表現,根據經驗及黏膜蠕動后病變組織的變化及取檢時的感覺判斷的診斷。而病理診斷是在顯微鏡下觀察病變的組織學形態做出的診斷,也是指導臨床治療的可靠的診斷依據。意見建議:胃鏡活檢的病理診斷需要結合胃鏡下病變的大體外觀和表現及患者的病史、癥狀、體征等臨床信息才能發出準確的病理報告并正確指導臨床治療。
病理診斷多久出來
病情分析:送檢不同的標本,病理診斷時間也不一樣。如果送的是新鮮標本做術中冰凍診斷,一般30分鐘左右出報告;如果送的是加固定液的標本,一般3-5個工作日出來,需要免疫組化病理診斷協助才能肯定的報告5個工作日左右出來,不需要的話3個工作日出來,如果要做分子病理診斷至少要10個工作日出來;如果是細胞學診斷,需要兩個工作日左右;病理會診報告疑難病例比較多,一般需要5個工作日,有些簡單的也可以兩個工作日左右出來。意見建議:病理診斷一直是診斷的金標準,但是它的程序比較復雜,一張病理切片的制作需要40多道程序才能出來。只有完全肯定的病理診斷才能正確指導臨床治療,所以耐心等待也是值得的。
細胞病理學診斷方法有哪些
病情分析:主要有以下4種: 1、將收集到的細胞標本直接涂片、染色做成病理切片觀察診斷; 2、將收集到的腹水、胸水等液體含量多的標本離心后去掉液體,再做成病理切片觀察診斷; 3、液基細胞學診斷。 4、將收集到的細胞標本做成細胞蠟塊再切片做成病理切片來診斷等。意見建議:如果病人身體狀況不好,不耐受有創檢查,可以選擇微創或無創的細胞學病理診斷,比如收集胸水、腹水等病變液體做病理檢查,以早期發現病變性質,并指導臨床治療或處理。
病理診斷淋巴結轉移準確嗎
病情分析:準確,要判斷有沒有淋巴結轉移,一定是在淋巴結被膜下、淋巴結內或者淋巴結竇里看到腫瘤組織或者瘤細胞團才能判為有淋巴結轉移。意見建議:病理診斷淋巴結轉移的個數,主要是用來臨床醫生協助判斷腫瘤的TNM分期。大部分病例判斷淋巴結有沒有轉移很容易,有些分化差的腫瘤細胞排列松散可能有難度,如果實在很難判斷,病理醫師會建議做免疫組化標記來協助診斷。如果病理醫師有建議,建議遵醫囑執行,以明確臨床分期。
病理診斷考慮為是否不確定
病情分析:是的,考慮為什么的診斷是一種不完全肯定/不確定的病理報告,需要做進一步檢查或鑒別其他的診斷,可以選擇病理會診或加做免疫組化病理診斷或分子病理診斷來明確。意見建議:對于不確定的或者是不完全肯定的病理報告,建議去上級醫院做病理會診以明確診斷,只有明確了病理診斷臨床才能進行下一步的治療或者處理。
腸鏡病理診斷會錯嗎
病情分析:偶爾也會的,一份準確的病理診斷取決于以下幾個因素:臨床醫生取到病變組織并及時固定、病理醫師取材規范、病理切片制作良好、病理醫生有一定的診斷水平和豐富的診斷經驗,任何一個環節出錯,都有可能發出不準確甚至錯誤的病理報告。意見建議:目前病理診斷一直被認為是診斷的金標準,其實病理診斷也有它固有的主觀和客觀局限性。對于腸鏡活檢病理,如果臨床醫生在病檢單里完善病人的詳細病史、癥狀、體征及腸鏡下大體表現并將腸鏡圖像及取材位置提供給病理醫師參考,那么就會大大的減少錯誤的病理診斷。
什么叫病理解剖診斷
病情分析:病理解剖診斷也是病理診斷的舊稱,是觀察器官的大體(肉眼)改變、顯微鏡下觀察組織結構和細胞病變特征而做出的疾病診斷。意見建議:病理診斷比臨床上根據病史、癥狀和體征等做出的分析性診斷(可能性診斷)以及利用各種影像學檢查做出的診斷更具有客觀性和準確性。但是病理診斷也有它固有的局限性,因此臨床和病理醫生要互相溝通,互相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可以減少和杜絕漏診、誤診。
病理解剖診斷有哪些
病情分析:病理解剖診斷是病理診斷的舊稱。病理診斷按病變性質可以分為非腫瘤性病變和腫瘤性病變,常見的非腫瘤性病變有胃潰瘍、胃炎、宮頸息肉、聲帶息肉等,常見的惡性腫瘤有胃腸的腺癌、宮頸的鱗狀細胞癌、食管的鱗癌、肺腺癌、肺鱗癌,以及惡性黑色素瘤等。意見建議:病理診斷主要用于指導臨床治療,一旦發現有通過實驗室生化檢查或影像學檢查都不能確診的病變,建議盡早做病理診斷以明確病變的性質及具體類型,以正確指導臨床治療。
病理診斷能判定什么意思
病情分析:病理診斷是一種判斷性質的檢查,也就是區分腫瘤性病變與非腫瘤性病變,并且可以確定病變的具體類型,前提是臨床醫生取到了病變組織。意見建議:相對于實驗室生化檢查和影像學檢查等其他檢查,病理診斷可以明確診斷病變的具體類型,病理診斷是腫瘤診斷的金標準。只要做了病理診斷,那么臨床醫生就要以病理診斷作為治療的依據及最終診斷。
皮膚病理學診斷是什么意思
病情分析:是指皮膚腫瘤性病變與非腫瘤性病變的病理診斷。按病變的類型可以分為:炎癥性皮膚病、代謝性及內分泌皮膚病、真皮膠原纖維及彈力纖維病、表皮腫瘤、皮膚附屬器腫瘤、皮膚囊腫、黑素性疾病及黑素細胞腫瘤、神經組織腫瘤、血管、平滑肌和脂肪組織腫瘤、纖維結締組織腫瘤、組織細胞及淋巴細胞腫瘤和皮膚轉移癌。意見建議:如果發現皮膚上有腫塊或皮疹,建議及時去醫院皮膚科就診,做B超、實驗室生化檢查,并做病理檢查以明確病變的性質及類型,以指導臨床治療。
病理診斷宮頸高級別上皮瘤變是癌嗎
病情分析:不是,宮頸高級別上皮內瘤變,是癌前病變,如果沒有及時治療,有大約1/3-1/2幸運的人會自行消退,大部分人要么維持高級別上皮內瘤變,要么就進一步發展成癌。意見建議:如果是宮頸活檢診斷為高級別上皮內瘤變的話,要做宮頸錐切,病理醫生會將宮頸錐切組織全部取材做成病理切片,看看有沒有更嚴重的病變及切緣是否有病變殘留。如果病理診斷還是高級別上皮內瘤變并且切緣陰性(-),那只需遵醫囑定期復查即可。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及醫療依據
聯系我們 ICP備案號:京ICP備170748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602201335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京)-非經營性-2023-0016
Copyright ? 2015-2025 北京圓心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