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診斷,早期新生兒約有50%之80%可出現生理性黃疸,但此期間有許多病理因素,包括溶血因素,感染因素,圍產因素,可引起病理性黃疸,因此對早期新生兒出現黃疸時,不能只依據血紅膽紅素值,必須結合臨床其他因素做出正確的診斷尤。
其次是早產兒有病理因素存在時,血膽紅素尿低于生理性黃疸的診斷標準,即可發生核黃疸。相反對正常足月新生兒尿膽紅素值超過正常生理值,但找不到任何病理因素,可能仍屬于生理性黃疸。
臨床表現:足月兒生理性黃疸,多余生后兩到三天出現四到五天達高峰,黃疸程度輕重不一,輕者僅限于面頸部,重者可研及軀干四肢和鞏膜,糞便黃,尿色不黃,一般無癥狀,血膽紅素超過136.8摩爾每升,也可有輕度嗜睡或納差,黃疸持續七到十天消退。
早產兒由于血漿蛋白偏低,肝功能更不成熟,黃疸程度較重消退也較慢,可延長到二到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