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內科|三級甲等
華潤武鋼總醫院
掃碼可直接手機咨詢我粉絲87人
幽門梗阻什么時候洗胃
病情分析:普通幽門梗阻患者在進食后4-6小時洗胃。一旦確診幽門梗阻,患者進食后胃內容物無法通過幽門排出,造成胃部容積增大,出現腹脹惡心嘔吐的情況。如果需要做手術的患者,一般在手術前3~5天內洗胃或者是進行胃腸減壓。意見建議:幽門梗阻輕癥的患者可以給予流質飲食。幽門梗阻癥狀嚴重者應該禁食,建立靜脈通道,補充液體、電解質、維持酸堿平衡,補充高能量營養,如氨基酸、脂肪乳、白蛋白等。
電動洗胃機如何插管
病情分析:患者左側臥位,昏迷患者取平臥位。測量胃管長度50~60厘米即前額發際至劍突的距離,用紗布潤滑胃管插入長度的1/3,緩慢沿咽部插入深度約50~60厘米左右,胃管與注射器連接如抽取出胃內容物,證實胃管進入胃內。意見建議:洗胃過程中應隨時觀察病人面色、生命體征、意識、瞳孔變化、口腔黏膜情況及氣味。洗胃后注意病人胃內容物清除情況,中毒癥狀有無得到緩解或控制。
剛出生新生兒怎么洗胃
病情分析:將新生兒取頭部稍低,左側臥位進行洗胃。經口腔插入,胃管的長度以15~17cm為宜,直徑不能大于4mm。用50ml注射器向胃內注入和抽出液體,每次注入50ml。常用清水、溫鹽水,溫度控制在38℃左右,避免過熱或過冷。意見建議:小兒置胃管的方法有經鼻和經口兩種方式,建議采用經口置胃管方法更簡便,胃管較粗,并發癥少,縮短了洗胃時間,便于輸氧急救操作,患兒及家屬較易配合。
2歲小孩可以洗胃嗎
病情分析:2歲小孩可以洗胃。當小兒發生急性中毒時,洗胃是臨床常用的急救護理措施。目的是清除胃內容物或刺激物,避免毒物吸收,及時正確的洗胃和藥物治療,是爭取搶救時間的關鍵。意見建議:小兒洗胃時易煩躁,家屬在按壓時不易用力太大,避免引起窒息。要嚴格控制洗胃液體量,操作前應先確定總液體量,洗胃時先抽吸胃內容物后灌洗。同時嚴密觀察病情,注意神志、生命體征,嘔吐物的性質、量,有無腹痛、出血及水中毒癥狀發生,洗胃過程中注意保暖。
喉嚨有痰有異物感怎么辦
病情分析:喉嚨有痰有異物感,需要觀察咽喉部是否有紅腫或者化膿的情況。如果很表淺,可以用電筒照射觀察,如果部位較深可以用喉鏡觀察。可以服用抗感染的藥物,如阿莫西林、頭孢類,化痰的藥物如氨溴索、福多司坦,并且多飲水。意見建議:建議平常要清淡飲食,要少吃辛辣、刺激、冰冷的食物,如辣椒、花椒、冰棒、冷飲等。保暖、避免受涼,特別是咽喉部避免受涼。避免長時間大聲講話,過度用嗓。
如何學會外傷包扎在地震急救中運用
病情分析:當地震中患者如果出現外傷,及時正確的包扎可以達到壓迫止血、減少感染、保護傷口、減少疼痛的目的。使用卷狀繃帶可用于身體不同部位的包扎,如手指、手腕、上下肢。普通繃帶利于傷口滲出物的吸收,高彈力繃帶適用于關節部位損傷的爆炸。意見建議:在地震中搶救傷員時,要注意現場環境是否安全,要做好個人防護,只有現場環境安全了,才可以進行救護。包扎傷口動作要做到輕、快、準、牢,先蓋后包、不蓋不包。
外傷急救技術有哪些
病情分析:外傷急救技術有:止血技術,可以采用指壓止血法和止血帶止血法,還可以采用加壓包扎止血法。包扎技術,包扎可以采用三角巾或繃帶包扎,避免造成進一步損傷和感染。固定技術,采用夾板或直的木條固定,使骨折患者避免造成第2次損傷。清創術,對污染傷口進行局部消毒,剪除壞死組織。意見建議:建議發現外傷患者后,進行了以上的初步急救后,要同時呼叫120,立即將患者轉運到附近有搶救能力的醫院的急診科,進行進一步的搶救和急診手術,之后住院治療觀察。
創傷首先搶救的是什么
病情分析:創傷首先要搶救那些生命體征危重、瀕死的患者,如大出血、腦損傷、內臟臟損傷、多發性骨折這些嚴重的患者,要包扎止血、繃帶固定。要維持呼吸心跳、保持呼吸道通暢,如果心跳、呼吸停止要立即電擊除顫、心肺復蘇、胸外心臟按壓。意見建議:預防創傷要做到,平常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在危險的工作環境中應該穿防護服,戴安全帽,嚴格執行安全規范,防止在工作中發生意外。嚴格遵守交通規則,切勿開快車以及酒后駕車,防止交通事故發生。
燒燙傷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病情分析:患者應立即脫離致熱源,用流動的冷水沖洗傷面,降低傷面溫度。要小心去除衣物,必要時用剪刀剪開衣物,并保留粘住皮膚的部分,盡量避免將水泡弄破。對疼痛明顯者可持續浸泡在冷水中10~30分鐘,用干凈或無菌的紗布覆蓋于傷口并加以固定,立即送醫就診。意見建議:燒燙傷后不要在創面上抹紅藥水而導致醫生難以判斷燒燙傷的程度。也不可以在傷口處貼創可貼,會使受損表皮或剛生長的新鮮組織撕裂,加深創傷。也不能在創面抹牙膏,容易造成感染。
地震急救中的小常識有哪些
病情分析:當發生地震時應就近躲避,躲在室內結構結實、不易傾倒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或物體旁。在室外要遠離建筑物,躲在開闊安全的地方,同時應趴下使身體重心降到最低,臉朝下不要壓住口鼻一呼吸,蹲下或坐下時應盡量卷曲身體,抓住身邊牢固的物體,防止摔倒或因身體移位暴露在堅實物體外而受傷。意見建議:平常要學習一些基本的醫護技能,比如人工呼吸、心肺復蘇、傷口包扎,在地震中能夠現場自己進行自我急救,減少因地震損傷對身體造成的傷害,挽救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及醫療依據
關于我們 ICP備案號:京ICP備170748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602201335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京)-非經營性-2023-0016
Copyright ? 2015-2025 北京圓心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